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我成了曹操的致命毒药

第5章 武将等级:三流武将!

“把衣物脱下,进桶里浸泡。”

许褚下令道。

曹宣依言应允,随即剥掉衣裳踏入木桶之中。

刚刚入水的瞬间,曹宣就不由自主地呲牙咧嘴起来。

“师傅,疼得很啊!”

曹宣哭诉道。

许褚大笑着回答:“疼痛才说明起作用,但小子记住不可离开浴桶,这一桶药材价值连城,至少能抵上万钱,切莫浪费。”

听到这里,曹宣又皱了皱脸。

怪不得有句话说是穷不读书,富不练武。

家境殷实与否直接影响习武者能否跟上身体所需的营养补充。

在提到这桶药浴时的价值后,曹宣对此从无怀疑之心。

自开始研习武艺起,他发觉自己饭量渐增,尤其是肉食,消耗惊人。

短短三个月,曹宣已经察觉到自己的身高有所增长。

这时许褚在屋里开口问道:“你知道天下间的将领们如何划分等级层次吗?”

曹宣即刻摇了摇头,表明确实不知。

毕竟处于猛将如云、谋士辈出的三国时代,那可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无数英魂铸就璀璨将星的时代。

流传至今有一句概括性的评价语:“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这便是用来对三国知名武将进行实力排行的标准。

许褚喝了一口酒,颇为满足地说道:“这世上将军可分为三类。”

“最次的一类只是在战场上横冲直撞;稍高一层次能够于阵前一对一厮杀;更高一阶的则可以在千军万马当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随着许褚描绘,曹宣仿佛亲眼目睹战场激战:持方天画戟跨赤兔神驹驰骋疆场的吕布,步行格斗无人能挡的典韦和以拖刀计策纵横沙场取敌方首领性命的关羽形象栩栩如生地跃然眼前。

怀着好奇与憧憬,曹宣继续追问:“那么师父,这三个层级的武将是怎样具体区分开来的呢?”

对于徒儿的问题,许褚点头表示认可,“问得好,正是我想告诉你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许褚缓缓陈述其见解:“末等武将依靠自身的力气操控武器。

然而人体的体力终归有限,并受限于自身条件天赋。

所以这类武将虽有力气为依托,也仅属于入门基础水平,归为较低层次。”

曹宣听后点头称是。

随即追问下一个层次的特点:“那第二流的武将是怎样的情况呢?师父,请指点!”

许褚答道:“二流将领可以举重若轻,即使手上携带的是极其沉重的兵刃,依旧能自如操控,毫无笨拙滞涩的感觉。

这样一来即便他们的体能相较于第三层将领可能稍逊,但却足以支撑更长时间的战斗,最终可能将对方熬败耗死于战场之上。”

听完许褚讲解的这一要诀—‘举重若轻’,曹宣顿时心领神会。

这意味着化解重量负担,达到灵活运用兵器的效果。

这一刻,他才认识到原来武学之道也有诸多讲究。

曹宣一直以为,武艺高低不过是由天赋、力气和招式决定的。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一流境界呢,师父?”

曹宣迫不及待地追问。

这一次,许褚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嘿笑着随手捡起一根树枝。

曹宣立刻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师父的动作。

只见许褚挥动那根树枝,径直朝着眼前的桌案点去。

瞬间——

“轰!”

一声爆响,曹宣惊讶得双眼圆睁:许褚手中的树枝丝毫未损,但坚固的桌案却在这纤细的树枝之下炸成了碎片。

“这是……”

曹宣惊愕地望着许褚,问道,“师父,您使的是什么招数?”

许褚傲然一笑,答道:“好徒弟,要是给为师多酿些酒,这些都愿意教你。”

随后解释道,“这便是所谓的一流武者需要领会的精髓——举轻若重!”

“举轻若重……”

曹宣牢牢铭记于心。

片刻后,许褚说道:“为师已经喝了你不少美酒,该回赠一件武器给你了。

你说说,打算使用何种兵器?”

曹宣正在药桶中沐浴,经过一番思索,终于吐出一个字:

“戟。”

“师父,我想学戟。”

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内心向往已久。

自古以来,能够用戟者往往都是顶尖猛将。

如西楚霸王项羽手握天龙破城戟,三国第一吕布挥舞方天画戟,再有典韦、薛仁贵等英雄豪杰。

许褚听闻之后,有些诧异地问:“徒儿,可想清楚了吗?这戟并非普通之物,凡人难以驾驭。”

他继续说道:“的确有不少庸常之人也拿着戟玩两下,可天下能把戟真正用好的,只有两个罢了。

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曹宣笃定答道:“徒儿知道,是吕布与典韦。”

许褚闻言一笑:“嗯,果然有大志啊!不过要提醒你,学戟之路艰难险阻,为师擅长刀法,而在世之上能够把戟用得出神入化的,也只有吕布那个家伙最厉害了。”

另一边,在伏牛山下,一列骑兵护送的马车已然到达。

曹操端坐在车厢中闭目养神,他的正妻丁夫人则坐于一旁。

“阿瞒!”

丁夫人质问道,“你把孩子带出去也就罢了,这都三个月过去了,连让我看一眼都不行。

是不是藏着什么事瞒着我呢?”

曹操一脸苦闷,无言以对。

“夫人,这孩子性格极好,将来定有大出息。

若是贸然相认,让他知道自己身世,恐怕他会心生怨恨,我怕因此毁了他啊。”

曹操摊了摊手说道。

丁夫人瞪了曹操一眼,回应道:“谁说要马上相认了?只是去看看都不行吗?”

“话又说回来,你打算什么时候让那孩子回到家族中来?就这么一直拖着?”

曹操急忙摇头,“怎么会呢,夫人放心,我已经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以让那孩子先行归来。”

“什么办法?”

听到可以让曹宣回来,丁夫人的怒气顿时消了不少。

能亲眼见到自己的孙子,亲自照顾他,这是她现在最大的心愿。

“不必着急,反正人都来了,不如先上山看看那孩子吧。”

说着,曹操从马车上下来,丁夫人也随之步下马车。

一行人声势浩大地朝着山上走去。

曹操回头瞥了一眼跟在丁夫人身后的一群侍女,忍不住苦笑摇头。

十几个侍女手中拿着各种衣物与生活用品,其中有几个格外美貌的,原本是丁夫人留着为曹昂准备的。

可惜曹昂已不在,这些东西就轮到了曹宣身上。

“夫人,那孩子从小就吃了很多苦,你现在突然这么铺张,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好啊。”

曹操无奈地劝了一句,得到的却是丁夫人一个嫌弃的眼神。

“曹阿瞒,你还有什么资格说我?你自己三房四妾都快不够放了,那孩子自小受苦,你还忍心让他继续这样过日子吗?”

丁夫人不满地质问。

“你是他的亲祖父吗?”

曹操闻言,只能捂着脸不再说话。

就这样,一群人缓缓朝伏牛山而去。

此时,曹宣正好从药桶里洗完澡出来,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

许褚起身查看,一看竟是曹操和丁夫人,急忙放下手中的酒碗,拱手行礼,“主公,夫人。”

曹操微微点头示意,而丁夫人却连看许褚一眼的兴趣都没有,目光紧紧盯着他身后赤裸上身站着的曹宣。

她的眼圈瞬间泛红,低声喃喃道:“像,真是太像了……这是子修的孩子,真的是子修的孩子啊。”

一边的曹操听闻连忙拉了拉丁夫人的衣角,提醒她声音放轻点。

曹宣好奇地望着丁夫人,两人目光交汇时,竟然莫名地升起一股熟悉之感。

还没等曹操开口,丁夫人已迫不及待向前一步,柔声呼唤道:“孩子,过来让我瞧瞧。”

曹宣看向曹操和师傅许褚,见两人都点了点头后才走上前去,恭敬地施礼道:“小子曹宣,见过夫人。”

看着懂事的孙儿,丁夫人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她上前一把将曹抱住,喃喃道:“乖孩子,乖孩子。”

随后转身吩咐身旁的众人:“天这么冷,怎么还光着上身?你们几个赶快帮宣儿挑一套好的、最好的衣服换上!”

从古至今,奶奶对孙子的疼爱总是毫不吝惜。

丁夫人对待曹昂更是视若生命。

可惜曹昂已经不在了,如今丁夫人把全部的爱与期待都倾注到了曹宣身上。

要不是曹操拦着,她恐怕早就亲自上山来探望曹宣了。

当丁夫人紧紧抱住曹宣时,他也有些发懵。

但曹宣能感受到这位女子怀抱中真挚的情感。

几个侍女不待吩咐便上前为他量尺寸,随后迅速从一堆华美的衣物里挑出几套最合身的。

“宣儿,换上试试。”

丁夫人满含爱意地看着他。

虽然不明所以,但曹宣能够体会到丁夫人的关切之情。

旁边的曹操一边摇头一边叹息。

不多时,曹宣便穿上了一袭光彩夺目的长袍。

丁夫人眼眶泛红地注视着他。

“宣儿,在山上一个人过得辛苦吗?”

她柔声问道。

曹宣摇了摇头:“不苦,师傅对我很关照,而且您儿子也常来看我。”

听到这话,丁夫人白了曹操一眼,却没有多说什么。

“你们俩过来。”

接着她唤来了两个大约十五六岁、相貌清秀水灵的侍女。

“这是翠儿,这是萍儿,以后她们会留下照顾你的日常生活。

你有什么需求都可以告诉她们。

如果她们做得不好,你可以和我说。”

说完,丁夫人指着带上来的东西继续道:“这些是衣服和生活必需品,还有银钱。

你需要什么尽管拿用,用完了让仆人通知我们再补上。”

这一连串安排下来,曹宣彻底被搞糊涂了。

一直到丁夫人拉着他的手坐了下来。

“宣儿,愿意叫我一声祖母吗?”

她望着曹宣认真询问。

曹宣顿时愣住了。

另一边,曹操急忙跑上前,“哎呀……还没介绍呢。

这是我们家主母,这事说起来有些复杂……”

他长长叹了一口气,接着解释:“我的妻子本来有个儿子,不过前段时间去世了。

那天我见到你,就觉得你长得极像我的那个过世的孩子。”

听完这番话,曹宣才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丁夫人会对初见的自己这般热情且体贴。

原来如此啊。

曹宣并非不明事理之人。

他知道,他人待他好,并非要图他什么,而是他占了便宜。

有这样一个爱护自己的祖母在,又有何不愿呢?于是曹宣迅速点了头,继而乖顺地跪下,对着丁夫人磕头。

“小的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如今得知父亲亡故,母亲悲伤而逝,再无亲人可言。

如果夫人不嫌弃,小的心愿便是认夫人为祖母。”

话语落音后,他便伏地行礼以认亲。

丁夫人立刻上前将曹宣紧紧抱住,眼泪簌簌滑落。

“好孩子,从今往后,祖母便是你的亲人,没人能欺负你。”

丁夫人用尽力气将他揽入怀中。

虽是初次见面,曹宣不知为何却能真实感受到丁夫人的温暖之爱。

那份纯粹而浓厚的情感没有丝毫杂质掺杂其中。

“祖母,宣儿铭记于心。”

曹宣回应。

丁夫人虽流着泪,嘴角却含着笑意。

站在一侧的曹操目睹丁夫人脸上洋溢的笑容,一直悬了几个月的心也总算放下。

在一旁,丁夫人温柔耐心地询问曹宣习武是否辛苦疲劳、在山里饮食如何等话题,还同时指点丫鬟彻底打扫整理曹宣的草房住所,并且将随身携带的各类物件尽数留予曹宣。

“祖母,师傅曾说习武之人需刻苦勤勉。

若祖母留下这些享受之物,怕我日后生活过于安逸,会松懈训练之事。”

曹宣抬头认真地看着丁夫人说道。

身旁听此言的许褚立即将头低了下来,一声也不敢吱声。

丁夫人只是略微看了许褚一眼,许褚愈发惶恐不安。

“不用管他所说的那套话,我的孙儿每天这样刻苦练功已经很不容易了。

若再没丫鬟伺候着,岂不累垮了么?况且你还小,习武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一蹴而就的。

循序渐进最为重要,所以我给你留下两个丫鬟侍候日常生活,你专心习武就是了。”

丁夫人关切地说:“不过只习武也是不够的,祖母要为你找一个出色的名师才行。”

曹宣对此未曾拒绝。

他深知,虽然武夫勇猛如吕布亦难逃宿命,真正的万人敌才是他追寻的目标。

“感谢祖母,宣儿已明白,定听从您的所有安排。”

曹宣谦恭地答道。

如此懂事听话的孙子更是让丁夫人倍感满意。

曹操一路跟随丁夫人与曹宣,嘴角不时泛起些许笑意。

“夫人,时辰已晚,咱们先回吧。”

曹操小心翼翼地在丁夫人身后建议着。

丁夫人回头瞟了他一眼。

“你愿意回去你就回。

我要与宣儿在此多待一会儿。”

丁夫人语气微带责备。

实际上,这几个月如果不是曹操拦着,丁夫人早就赶来见孙子了。

眼下初次相见,她恨不得立刻把曹宣带回家中细心照料。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