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崇祯帝

第三章 整治东厂

这两日,李若琏全身心投入到对校尉、力士以及大汉军的整治工作中。一番严格筛选与整顿后,最终各得精锐两千人。按理说,校尉、力士和大汉军作为保卫皇城的重要力量,正常编制应当各有三千人。

然而,在建奴攻打京城的那场惨烈战事里,不少人死在城墙上,还有部分将士身负重伤,经此折损,最终能被选拔出来的仅有这两千人。

李若琏依照朱由检传授的独特方法,对这两千人展开分组训练。效果堪称显著,毕竟校尉、力士和大汉军原本就出自羽林军,长期肩负护卫皇宫的重任,自身素质过硬,军事素养颇高,在进入皇宫之前,便历经层层严苛考核,武力值不容小觑,故而训练成效见效快。

不仅如此,李若琏还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安排他们识字学习,着重强化他们的忠君思想,培养军人荣誉感。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朱由检给他们涨了俸禄,原来每人每月仅有一两银子,如今提升至一两半。朱由检心里明白,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和性命,必须先收买这些离自己最近的人。

“刘东,这次你领到了多少银子?”一名士兵满脸好奇地问道。

“不仅补发了以前拖欠的十两,再加上我如今担任小队长,这个月一共拿到了十五两。”刘东难掩兴奋,声音都提高了几分。

“张哥,你呢,得了多少?”

“嘿嘿,我得了一百一十两。”被称作张哥的士兵满脸得意。

“这么多!”众人投来羡慕的目光。

“我可是百户哦。”张哥笑着解释道。

刘东暗自下定决心,往后一定要更加认真训练,争取也当上百户,到时候拿着丰厚的俸禄,找个漂亮婆娘,过上安稳日子。

有了这两千训练有素、忠心耿耿的羽林军,朱由检总算能安下心来。有他们拱卫在侧,再加上自己的谋略,想要刺杀他,绝非易事。

一日,朱由检在宫中向王承恩询问道:“大伴,如今东厂是何人在主事?”

“皇爷,东厂自魏忠贤倒台之后,便已名存实亡。现今主事之人有王体乾、王永祚、郑之惠、李承芳、齐本正、曹化淳、王德化、王之心、王化民等人。

不过,曹化淳、王德化、王化民三人现居南直隶。”王承恩恭敬作答。

“东厂昔日那般强大,可皇兄生病期间诸多可疑之处,为何他们竟查不出丝毫线索?”朱由检眉头紧皱,心中满是疑惑与不满。

这话一出口,王承恩顿时噤若寒蝉,不敢作答。

朱由检也并非真的想要谁来回应,毕竟明朝的疑案数不胜数,无论是宫闱秘事,还是民间奇案,都多得难以尽述。

朱由检在暖阁中沉思良久,最终决定重新启用东厂。身处这深宫高墙之内,若无眼线,无疑就如同聋子和瞎子一般,对宫外之事一无所知。

至于骆养性那家伙,实在难以让人放心,此人太过投机,不可委以重任。主意既定,朱由检随即吩咐王承恩,传东厂的王体乾、王永祚、郑之惠、李承芳、齐本正等五人进宫觐见。

东厂,作为明朝极为特殊的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权力凌驾于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一人负责,甚至无需经过司法机关批准,便可自行开展监督和缉拿活动,行事极为隐秘且手段狠辣。

其中,钦差掌印太监(提督东厂)王体乾,乃是东厂的最高首领,也被尊称为厂公或督主,在宦官群体中,地位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堪称第二号人物。通常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第三的人担任,其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权势滔天,掌控着东厂的大小事务与关键决策。

监督、缉拿和掌刑的职责则由王永祚、郑之惠、李承芳、齐本正等人承担,他们皆领千户之职,是东厂实际执行任务的重要骨干,负责具体的侦察、缉拿以及审讯等事务,手段多样,令人畏惧。

理刑百户同样是东厂的属官,由锦衣卫千户、百户担任,被称作贴刑官,在东厂的司法流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负责处理各类案件的刑名事务,确保东厂的执法行动符合一定的程序与规范。

掌班、领班、司房等吏役共计四十余人,又细分为十二颗,主要负责东厂内部具体的管理工作,从人员调度到物资调配,从情报整理到日常运作,事无巨细,皆需他们精心操持,是维持东厂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环。

役长和番役则是实际从事侦察缉访工作的一线人员。役长又称档头,共有一百多人,同样分为子丑寅卯十二颗,这些人皆是从锦衣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干分子,他们深入大街小巷、朝堂民间,搜集各类情报,监视各方势力,是东厂的耳目与爪牙,行动诡秘,无孔不入。

此外,还有“番子”四百多人协助档头开展工作,共同编织起一张庞大而严密的情报网络。东厂的设立,初衷便是为了制衡锦衣卫的势力,确保皇帝能够对朝臣进行更为有效的控制,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在明朝的政治格局中,东厂凭借其特殊的地位与权力,成为皇帝掌控朝政、打压异己的重要工具,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充满争议的一笔。

一个时辰过后,王体乾带领着王永祚、郑之惠、李承芳、齐本正等人匆匆赶来,进入大殿后,赶忙跪地行礼:“臣王体乾......拜见陛下,陛下金安。”

“王体乾,朕问你,你手下如今共有多少人?”朱由检神色冷峻,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王体乾。

“回陛下,东厂如今全部人数共计五百六十五人。”王体乾不敢有丝毫隐瞒,连忙如实作答。

“喔,人数倒也不算少。可你们都干了些什么?一个个简直就是吃干饭的白痴!”

朱由检的声音陡然提高,满是愤怒与斥责,“朕皇兄为何英年早逝,皇嫂又为何始终怀不上小孩,如此诸多可疑之事,你们却毫无所获,留你们这些无用之人又有何用?”

王体乾等人听闻此言,吓得冷汗直冒,浑身瑟瑟发抖,生怕皇上一怒之下,下令将他们斩首。

几人连忙伏地叩头,高声说道:“臣等有罪,还望陛下恕罪。”“朕饶你们不死,可别人却想要朕的命!”

朱由检冷哼一声,继续说道,“下次见到朕,全都自称奴婢,等你们真正发挥作用之时,再称臣不迟。”王体乾等人暗自庆幸,没想到这么轻易就逃过一劫,心中欣喜不已。

几人又连连恭敬叩首道:“奴婢,多谢陛下隆恩!”

“记住,你们东厂是朕的奴婢,是朕的近臣。”朱由检目光扫视众人,一字一顿地说道,“不是其他人的走狗,管好自己的脑袋,管好自己的思想,更要管好自己的手。”

“如今内帑缺钱,你们这些年靠各种杂七杂八手段得来的收入,全部给朕捐赠出来。自己掂量掂量,是要钱还是要命。”

王体乾等人闻言,嘴巴张得大大的,满脸都是肉痛之色。这些可都是他们多年苦心经营、搜刮而来的财富,如今却要全部拱手交出,实在是心疼不已。

“狗奴婢,别心疼你们那点三瓜两枣。”

朱由检看着他们的模样,不屑地说道,“朕以前对你们这些奴婢关心不够,如今准备在城外皇庄建立一座养老院,日后所有退休且无后人的奴婢和宫女,都能有个安身之所。”

“还有,若是你们表现得好,朕可恩准良家子女过继给你们。”王体乾等人听闻,顿时大喜过望。

他们虽然也收养了一些义子、干儿子,可没有得到皇上的认可,始终名不正言不顺,不敢在人前挺直腰杆说话。如今陛下亲口承诺,就如同给他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瞬间从刚才的沮丧失血状态,变得热血沸腾、精神抖擞。

“都起来吧。”朱由检看着他们,心中暗自满意,自己这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的策略,效果显著,这些平日里情感缺失的宦官,此刻都觉得自己仿佛成为了正常人一般,对自己感恩戴德。

“奴婢等人,谢陛下!”王体乾等人站起身来,此刻他们看向朱由检的眼神,充满了敬畏与感激,比之前恭敬了数倍。

“现有几件要紧事,你们即刻着手去办。”朱由检神色一凛,面容冷峻,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锐利的目光逐一扫过东厂众人。

“第一件事,限你们在一个月之内,将京城朝臣勋贵的财产状况彻查清楚,一丝一毫都不许放过,他们的违法乱纪之事,不管大小,都要详尽收集。另外,京城内商贩的财产数额、家世背景,也必须全部掌握。朕要的是毫无保留、滴水不漏的详尽情报,明白了吗?”

朱由检微微眯起眼睛,语气中透露出的压迫感让在场众人不禁心头一紧。

“第二件事,关于监督、缉拿千户的分工,朕已有安排。京城内的朝臣,就由王体乾你亲自负责,这是朕对你的信任,也是对你的考验,若是出了差错,朕唯你是问。王永祚,朕命你负责北直隶地区,密切监视那里的一举一动。京城外则分为南北东南及南直隶五路,副督主王永祚、郑之惠、李承芳,王之心、齐本正等人各领一路。具体的分工细则,由王体乾你统筹安排。朕要求你们务必将每一州官员的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从他们的日常言行到私下往来,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万不可有任何疏忽。此事关乎朝廷安危、朕之社稷,若有差池,休怪朕手段严苛,严惩不贷!”朱由检的声音掷地有声,东暧阁里回荡,让众人感受到沉甸甸的压力。

“第三件事,清查各地太监。你们要仔细甄别,留下那些对东厂有用、有能力、忠诚可靠的,其余的,统统让他们到皇庄去养老。朕念他们多年侍奉,也不忍他们晚景凄凉,但东厂不需要无用之人。”

言罢,朱由检稍作停顿,又继续说道:“再者,王体乾,朕命你组织人手在皇庄修建养老院。先修建能容纳五千人居住的规模,房间要一人一间,并且都要带有厨房和卫生间。”

说着,朱由检拿起一旁早已准备好的简单设计图和整体规划图,示意太监呈给王体乾等人看,“这是朕亲自绘制的房间简单设计图以及整个皇庄养老院的规划图,你们依此施工。修建所需的费用,就由你们东厂出。朕会在工程竣工之后亲自去检查,若是达不到朕的要求,你们知道后果。”

王体乾等人连忙伏地叩首,声音颤抖地回应:“奴婢等定当竭尽全力,不敢有负陛下圣恩,必按时按质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他们深知,此次任务艰巨,若稍有差池,等待他们的将是严厉的惩处,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性命。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