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崇祯帝

第六章 亲卫御龙军和御凤军二

凤台上,激战正酣。第二名出场的是一位身着绿装的女子,身姿矫健,手持长鞭,鞭梢划破空气,发出尖锐呼啸,每一次挥动都裹挟着千钧之力。

她的对手同样不凡,手中流星锤舞动得虎虎生风,所到之处气势磅礴,尽显力量之美。两人你来我往,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绿装女子的长鞭宛如灵动蛟龙,刁钻地攻向对手要害;而持流星锤的女子防守密不透风,密织起一道坚实防线。突然,绿装女子身形一转,长鞭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却致命的弧线,精准缠上了对手的流星锤。

双方同时发力,互不相让,一时间陷入僵持。就在这时,绿装女子猛地一甩,竟将流星锤甩到一旁,紧接着长鞭如闪电般抽向对手。

对手躲避不及,肩膀重重挨了一鞭,疼得眉头紧皱。但她毫不退缩,迅速捡起流星锤,嘶吼着再次朝绿装女子冲去。绿装女子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她挥舞长鞭,鞭影重重,与对手再度展开激烈拼杀。

最终,绿装女子凭借着精湛武艺和顽强毅力,成功战胜对手。

台下,朱由检目睹这一幕,不禁连连点头,高声叫好。他心中感慨,大明女子竟有如此狠角色,着实令人钦佩。随着时间流逝,龙台和凤台上的战斗愈发激烈。

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角逐,御龙军的刘汝愚、周武、富大海、路方、海大富凭借高强武艺和出色表现,脱颖而出,成为御龙军的都指挥。御凤军也选出十名实力强劲的女子,被提拔为都指挥。

朱由检看完整个选拔过程,心中满是欣慰。这场选拔让他对大明武术有了更深了解,视野也大为扩展。他深知,这些太监将是保卫他安全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实力和忠诚,将是他走出紫禁城的坚实依靠。

他站起身,神色庄重,大声宣布:“从今日起,你们是御龙军与御凤军第一批统领,望你们不负朕望,保我大明江山千秋,护皇室万古!”

台下顿时响起整齐而洪亮的呐喊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御龙军提拔的五个宦官都指挥,各有绰号。

第一个刘汝愚,后来被人称作“忠虎”;

第二个周武,被称作“猛虎”;

第三个富大海,被称作“阴虎”;

第四个路方,被称作“笑虎”;

第五个海大富,被称作“暗虎”。

这五人统领着二万多太监,同时被升为都千户。

御凤军提拔的十个都指挥,被朱由检赐姓朱,分别名为春、夏、秋、冬、梅、兰、竹、菊、飞、燕。她们每人带领三百人,与御龙军的五位都指挥一起,由方正化组织日常训练。

之后,朱由检下令将寿仁宫改成皇家演武场。

这天,朱由检心中盘算,有银子还不够,必须增加粮食收入,才能多救些老百姓。

于是,他向身旁的大伴问道:“大伴,现在皇庄由谁主事?”

“皇爷,皇庄由王贵主事。”

“宣他觐见吧。”

“是,皇爷。”大伴领命后,匆匆出去安排人通知王贵。

不多时,王贵匆匆赶来,跪地叩拜:“奴婢王贵,拜见皇爷。”

“王贵,现皇庄有多少土地?”“皇爷,全国皇庄共有八万七千六百五十顷土地,一顷等于一百亩,主要集中在北直隶的顺天等八府,尤以顺天、保定、河间等府为最多,南直隶也有一部分。”“那存了多少粮食?”

“皇爷,共存了细粮十万石,粗粮十五石。明朝的粮食计量单位主要包括石、斗、升等。明朝官方规定,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石大约一百四十斤。”

“那细粮有哪些,粗粮又有哪些?”

“皇爷,细粮有小麦、高粱、谷子、大豆、黍等,粗粮主要有玉米、番薯、马铃薯,也就是土豆。”

朱由检有些意外,没想到此时番薯和土豆已在皇庄种植。“那细粮里哪些产量高些?粗粮里又是哪些产量高些?”

“皇爷,细粮产量差不多,亩产在一石到二石之间。粗粮中番薯和马铃薯产量较高,在四石到五石之间,玉米产量相对低些,但它比较耐旱。”

“不错,看来你能办事,朕很欣慰。皇庄采用什么肥料肥田?”

“谢皇爷夸赞,这本是奴婢应该做的。肥田……就是多翻几个田土吗?”王贵一脸茫然,显然对肥田之事一窍不通。

“听说南方有些地方用畜粪和人粪加到田里,增加田的肥力,朕的皇庄采用这些吗?”

“皇爷,我们没采用。”

“王贵,朕这里写了一本基本农田种植书籍,你回去后,就按这本书进行种植。还有,派人在田边挖无数大坑,招募流民把京城里的畜粪、人粪收集到大坑里存储起来,一个月左右再把这些粪均匀施到田地里去。“

现在各地流民太多,你让他们做工换口饭吃。今年,留一小部分田地种植细粮,其余大部分全部种上粗粮,粗粮保存和加工方法,朕也写在书籍里,你要认真研读,慢慢摸索,希望今年秋粮能丰收。”

朱由检目光坚定,神色中满是对民生与农事的关切,随后话锋一转,补充道,“还有那些贪官污吏,朕定会收回他们的田产。你多招募流民去耕种或养殖,既解决他们的温饱,也能扩大养殖规模,毕竟朕练兵需要大量肉食。”

“是,愿为皇爷分忧。”王贵连忙跪地领命,声音中带着充满恭敬。

“去吧,切不可克扣他们。”朱由检微微颔首,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王贵退下后,朱由检陷入沉思。解决流民问题,妥善处理畜粪人粪,不仅能解决民生之困,还能减少诸如鼠疫、天花、流感、霍乱、疟疾等传染病的肆虐,实在是一举多得。

“大伴,你挑选几个信得过的宦官,成立一个部门,就叫‘卫生部’。招募京城里的流民,负责打扫京城卫生,捕杀城里的老鼠,疏通城内管道与附近河道,再把京城垃圾运到城外,找个地方集中烧毁或者掩埋。”朱由检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尽显帝王的果敢与谋略。

“皇爷,那五城兵马司那边如何安排?”大伴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由检这才想起京城卫生原本由五城兵马司管理,稍作思忖后说道:“如果他们有专门负责此事的人手,就并入这个卫生部;要是没有,便重新组织一批人。所招募的流民,一定要保证他们有饭吃,能生存下去。”

“是,皇爷体贴百姓。”

大伴由衷赞叹道。“哈哈,这些流民也是朕的子民。”

朱由检爽朗一笑,话语中满是对百姓的爱护之情。此时的朱由检可谓财大气粗。他收到密报,得知骆养性为他搞到大批粮食和银子,他深信锦衣卫和东厂定不会让自己失望。这些人在敛财方面手段颇多,如今他手握兵权,也不怕那些大臣兴风作浪。

然而这几天,不断有大臣弹劾锦衣卫骆养性,说他结党营私、嚣张跋扈、专横暴戾、欺上压下,是十足的奸佞之徒,各种恶言恶语纷至沓来。这些大臣无非是想逼迫朱由检表态。但朱由检怎会理会他们?当下搞钱才是重中之重。他心里清楚,一旦李自成打到京城,这些大臣说不定立马就改换门庭,而自己恐怕只能落得个自缢的下场。

于是,朱由检天天称身体欠佳,无法处理朝事,让内阁大臣多费些心思。总之,他就是不见大臣,也不开朝会。

数日后,紫禁城的仁寿宫摇身一变,成了一座简易营房,还增设了洗澡间。按照新的编制,十二人为一伍住在一起,每一百一十二人为一队设百户,每三百人为一旗,一千二百人为一校设千户,称五品偏将,四千八百人为一营设营总,为四品将军。平日里军队由营总统率,战时再指定督军领兵作战。

二万多名太监和三千多名宫女齐聚于此,他们身着统一的军服,模样虽有些滑稽,但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紧张与期待,眼神中透着对未知的忐忑和憧憬。

朱由检站在高台上,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威严地扫视着台下众人。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且极具穿透力:“朕今日召集你们,是要打造一支全新的军队。在朕的训练下,你们将成为大明真正内卫军队,成为大明的坚实脊梁之一,成为保卫皇室的无畏勇士!”

台下众人被朱由检的话语深深震撼,原本迷茫的眼神中渐渐闪烁起希望的光芒,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朱由检接着说道:“朕知道,你们中很多人从未接触过军事训练,但朕坚信,只要你们肯努力,就一定能成为朕手中的锋利刀刃,斩破一切阻碍!”言罢,朱由检示意方正化在台上示范最基本的立正姿势。

方正化的动作简洁而有力,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台下众人看得目不转睛,迫不及待地跟着模仿起来。

“记住,你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认真执行。想要成为合格的士兵,就得严格要求自己。在这里,没有宦官和宫女,只有保卫皇室的的武士!军营是强者为王的地方,朕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傲视群雄的王者!”

朱由检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他穿梭在队伍中,仔细地纠正着众人的动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训练场上,烈日高悬,汗水很快湿透了众人的衣衫,但他们咬紧牙关,没有一个人发出抱怨之声。

“军营不相信眼泪,收起你们的软弱!这里只接纳强者!”

朱由检一边纠正动作,一边大声呼喊,声音在训练场上久久回荡,“军人只流血,不流泪!大声喊出来,我要成为最强者,我就是最强者!”

在他的激励下,士兵们的呼喊声愈发响亮,士气也愈发高涨,整个训练场上充满了蓬勃的朝气与昂扬的斗志。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