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笔阵藏锋
东市晨鼓未歇,郭曜已攥着青玉笔格蹲在张家门墩上。监门卫张参将的宅邸藏在波斯邸后巷,门环铸成狴犴兽首,铜钉上凝着露水。
"小郎君仔细着凉。"张家老仆递来温热的杏酪,郭曜却盯着檐角铁马出神。那铁马摆动的轨迹竟暗合《卫公兵法》里的雁行阵,每七次摆动就与坊墙外的旗语同步一次。
门轴吱呀转开时,先窜出团雪白影子。郭曜还未来得及惊呼,那吴郡獬豸犬已将他扑倒在地,湿漉漉的鼻尖直往襕衫里探。
"疾风!"清凌凌的童音响起,郭曜从狗爪下仰头,望见个穿碧色半臂的小娘子。她发间别着银鱼簪,腰间蹀躞带竟配着鎏金算囊。
獬豸犬呜咽着缩回小娘子脚边。郭曜拍去衣上尘土,发现青玉笔格滚进了门缝,正卡在张参将皂靴前。
"郭将军好兴致。"张参将拾起笔格,玄色戎服下隐约可见龟符轮廓,"听闻贵公子擅将兵法入书道,某这獬豸犬最喜撕咬鬼画符。"
郭子仪朗笑拱手:"犬子顽劣,还望张兄指点迷津。"他指尖在鱼符上轻叩三下,郭曜听出是安西军传讯的暗号。
正堂悬着张旭真迹,狂草《公孙大娘剑器行》墨色淋漓。郭曜凑近细看,发现"霍如羿射九日落"的"羿"字末笔藏锋,恰似弩机悬刀。
"此帖如何?"张参将突然发问。
郭曜踮脚比划:"'矫如群帝骖龙翔'这句,起笔如轻骑突袭,收势似鸣金收兵。"他故意将笔格倒扣案上,"好比卫公的叠阵,表为偃月,内藏锋矢。"
张参将浓眉微挑,解下算囊倒出堆象牙筹。郭曜瞳孔骤缩——这些算筹排列分明是朔方军粮草调度密文。
"听闻小郎君前日推演过河西舆图?"张参将将算筹摆成陇右地形,"若在此处设仓廪..."
"当用虞世南的'戈'法。"郭曜蘸着杏酪在案上勾画,"斜刺里入笔,看似取道泾州,实攻原州。"乳酪蜿蜒的痕迹与张旭墨迹交错,竟合成个完整的河西布防图。
郭子仪轻咳:"小儿信口胡诌,张兄见笑。"
"胡诌?"张参将突然掀开《公孙大娘帖》,露出背后裱糊的绢本河防图,"郭将军可知,这狂草里藏着大宛马场的饮水路线?"
满室烛火摇曳,郭曜瞥见父亲拇指无意识摩挲旧箭伤。前世导师审论文时也这样,越是紧要处越要揪住数据漏洞。
碧衣小娘子忽地扯动郭曜衣袖:"阿兄陪我去喂狗吧?"她掌心躺着把黍米,黍粒排列竟是洛书之数。
后园葡萄架下,疾风正扑咬只草编蚱蜢。郭曜认出是河西将士常编的样式,梗节处打结方式与父亲旧部如出一辙。
"我叫张云容。"小娘子将黍米撒成九宫格,"阿爷说这宅子以前住着位擅做机关的木圣,你看..."她转动石桌上的阴阳鱼,假山竟移开露出条密道。
郭曜攥紧笔格,底部河防图的墨迹在日光下泛出靛蓝——原是密写药水绘制的剑南道关隘。前世实验室里,导师常用这种隐形墨水批注论文。
"小郎君可见过这种戏法?"张云容掏出一方鲛绡帕,浸入井水后显出朔方军屯田的沟渠图。
郭曜耳尖发烫,这分明是父亲前日罚他抄写的《卫公兵法》批注。他忽想起东市遭贼的碑拓铺子,那些丢失的"错字兵书"残页,怕都成了朝中暗斗的筹码。
前堂传来茶盏碎裂声,郭曜冲回去时,正见张参将将算筹劈成两半:"杨国忠要查河西战马,却不知天宝三年的马印早被沙鼠啃成了齑粉!"
郭子仪抚掌大笑:"所以张某上月奏请重修马籍,倒是替杨相分忧了?"他接过郭曜手中的青玉笔格,状似无意地按在河防图某处,朱砂批注的"玄"字恰好盖住范阳标记。
归途路过西市,郭曜掀开车帘。夕照下的波斯宝石摊前,戴幂篱的小娘子正在挑选瑟瑟石。她襦裙上的缠枝纹随步态流转,恍如父亲昨夜蘸酒绘制的行军路线。
"阿爷,张参将家的云容..."郭曜捏着颗未喂完的黍米。
"张家三代执掌监门卫。"郭子仪擦拭着鱼符,"云容周岁时抓周,抱着算筹不放。"他忽然将笔格抛给儿子,"就像某个小郎君,抓周非要攥着为父的箭镞。"
马车驶过光宅坊,郭曜借着暮色细看笔格。洛书纹路间新添了道刻痕,走势与张旭狂草中的弩机悬刀一模一样。坊墙外传来浑天监报时鼓声,他忽然读懂父亲今日这局的深意——那些"错字兵书"与"狂草阵法",不过是给明眼人看的障眼法。
夜色浸透务本坊时,郭曜伏案临摹《公孙大娘帖》。他故意将"来如雷霆收震怒"的"霆"字写成"廷",笔锋暗指南诏王廷。砚台里宿墨渐涸,窗棂外闪过道黑影,眨眼又没入石榴树丛。
郭子仪立在廊下,听着屋内撕纸声,嘴角浮起笑意。李泌从月门转出,星图卷上沾着夜露:"将军这招'草船借箭',倒让国忠的人白忙活了。"
"小儿涂鸦罢了。"郭子仪将撕碎的"错字帖"投入金猊炉,"倒是张参将府上的葡萄架,结的怕不是寻常果儿。"
炉火吞没最后一片残纸时,郭曜正梦见自己变成草编蚱蜢,在河西大漠的星空下,被只绣着河防图的鲛绡帕轻轻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