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言情小说 > 甜园福地:我在古代包鱼塘

第三十九章 结案

赵煜也是有意无意的看着余多多,发现余多多对他似乎也是格外的注意,心中不免还是有些小开心的。

不过,眼下最关键的事情,就是要先将纵火案的元凶给找到,因为火灾,多少人半夜不睡去救火,多少犯人因此受伤,当然,也包括无辜的人,余多多和他。

解决了这件事,才能给大家一个交代,村民们才能安心。

虽然赵煜已经知道了是沈长轩,但在县令的眼中,他毕竟是没有证据的,一味地用身份去压,肯定会引起所有人的反感。

与其守株待兔的等待他们调查,还不如主动出击,去暗示县令元凶是谁。

因此,赵煜近期也是一直出入官府,与县令交谈。

县令虽然没了之前的坦然,有些紧张不自在之外,其他都还不错。

“您有什么怀疑的地方吗?”县令礼貌的询问着赵煜。

赵煜只是看了一看他,想着该怎么将话题引到沈长轩身上。

“唉,都怪卑职,要是当初不听沈秀才的话,将您抓押到大牢,您也就不会因此而受伤了。”县令至今还对赵煜深感愧疚,责怪自己当初不该听沈长轩的话。

此话一出,赵煜露出了狡黠的笑容,他还正愁怎么把事情牵引到沈长轩身上呢,没想到县令自己倒扯上关系了。

“沈秀才?”赵煜洋装不知真相的模样,疑惑的看着县令。

县令将沈长轩的事情告诉了赵煜,原以为赵煜会生气,还连连道着歉。

开始,赵煜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还夸赞县令做的好。

“您这是什么话?”县令在赵煜夸赞之后,感到心慌。

赵煜笑了笑,抿了口茶:“也没什么,只是你不觉得这沈秀才不对劲吗?”

一经赵煜提醒,县令也是意识过来,沈长轩似乎不对劲的地方太多。

莫名跑过来告状说赵煜作弊,怂恿自己抓捕赵煜还不告诉别人是沈长轩告发的他,看似忠心耿耿可却多次不安好心。

难不成,这次是沈长轩干的?

县令感到不可思议,但又不得不怀疑沈长轩。

“报!”一位侍从来到大堂,毕恭毕敬都向赵煜和县令行着军礼。

县令一见他,便知道纵火案的凶手已经明察了。

“说。”威严的一声令下,侍从点了点头。

“凶手确凿,就是沈秀才,沈长轩,经过对他身边的人的排查与询问,他的朋友已将沈长轩的言行举动告诉我们。”

听了这些话,县令可谓是火冒三丈,自己对沈长轩可是十分信任,却没想到被他摆了一道。

“传我命令!抓捕沈长轩!”县令眼睛此刻宛若冒着火,瞳孔放大。

侍从接到命令,立刻退下,带领着几十人前去追踪沈长轩。

另一边的沈长轩浑然不知事情已经败露,与好友在酒楼喝酒庆祝。

面对突如其来的侍从,沈长轩也是不知所措的被带回了官府。

见到赵煜坐在官府里悠闲的喝着茶,沈长轩也是极其不服气,按理说,赵煜不应该已经被烧死在大牢中吗?为何现在还完好无损!

“你们干什么?”沈长轩不满的向县令和赵煜吼道。

“干什么?你做了什么事情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吗!”县令现在气的火冒三丈,但又碍于赵煜还在这里,不好出手。

难不成事情败露了?

沈长轩心中一惊,但又觉得无所谓,作案的工具已经被烧毁,凭口无证,只要死不承认,他们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

“我干什么了?我不过是在酒楼喝酒罢了!凭什么抓我!”沈长轩一副无所畏惧的模样,更是惹人厌恶。

面对沈长轩这死不认错的行为,县令更是巴不得沈长轩现在就去死。

“你还敢说!纵火案是你做的吧!别以为毁掉了作案工具,就找不到其它证据!”

“呵,纵火案又不是我干的!凭什么抓我!”沈长轩死不承认道。

赵煜示意了一下在沈长轩身后站着的侍卫,侍卫点头示意,将证人带了出来,正是给沈长轩出主意的狐朋狗友。

“你们……”沈长轩见到他们,气的更是说不出来话。

他原本已经收买了他们,让他们死不承认,却没想到现在又将自己出卖,他们可真是所谓的“好朋友”啊!

“事实如此,你还不承认!”县令直接来到沈长轩的面前,当众扇了沈长轩一巴掌,“知不知道你辜负了当初我对你的信任!知不知道因为你的一时冲动,导致了多少人死于非命,多少人受伤!知不知道你犯的可是滔天大罪!当初真的是我瞎了眼,相信了你的鬼话。”

脸上传来的痛感让沈长轩恶狠狠的等着县令。

县令现在绝对不会因为沈长轩是上一届秀才而心慈手软,下令将沈长轩带入大牢,实行刑犯!

沈长轩听后,神情大变,祈求着他们:“我错了!我知道错了!你们大人不计小人过!你们宽宏大量!饶了我这次吧!我再也不敢了!求求你们!”

可他们怎么会听进去,让侍卫拖着沈长轩离开。

大牢纵火案,也就此结案。

此次案件结束后,沈长轩的后半生也只有在大牢中度过了,可真的是一副好棋打的稀巴烂。

当然,这件事也是引起了百姓们的公愤,毕竟是上一届秀才作案,更是伤了民心,大家对沈长轩的骂声也是长久不消,但这些也都是沈长轩自作自受。

现在都在流传着,大名鼎鼎的沈长轩因嫉妒后者而诬陷他人,使其进入大牢后企图放火烧死,反被扳回,可真是一大笑话。

与此同时,大家对赵煜的赞赏更是连绵不断,因为事情败露,赵煜的好名声也被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声名大起,但也传到了一直追踪赵煜的人的耳中。

从一直在谈论此时的百姓口中得知事情的原委,他们便对这个赵煜产生了怀疑,有如此大的能力,肯定不是同名,极有可能是太子化名之后做的事情。

一不做二不休,他们立刻出发,追赶赵煜的踪影。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