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雷霆平觊觎之臣 大理归附火龙果
第一百章雷霆平觊觎之臣大理归附火龙果
千里江山万里行,天下一统归黄龙。
我辈自有人才出,呕心沥血敢先为。
耄耋之年的艾罗,依然眼不花,耳不聋,精神矍铄。都认为他会做大理之相,但艾罗此去白文武的任命,回归漾濞,少出独居。都认为艾罗以退为进,为丘北大理任职创造条件,但丘北也辞去白文武任其大将军的政令。
这爷孙两个低调蛰伏,偃旗息鼓,主动交出漾濞之兵,只留数百家丁,看家护院,以示臣服大理,忠于王廷。
和服宽弄巧成拙,得罪银桥族、蛇山族、石门族和洪门族,争权夺利的内讧。但他依然不死心,觊觎苍山洱海,窥探王廷,欲望有比蛇吞象,私下勾结梁彬,使梁彬四处谣言说:“白文武和突觉卸磨杀驴,夺去了艾罗右相之职,也削夺了丘北大元帅,贬为领军,还把丘北赶出黑山白水。”
唆使人暗地造谣说:“白文武虽亡大理,但三军都在突觉手里,等于把苍山洱海让给了外人。丘北完全可以接替艾罗的文治武功,做大理的王也未尝不可?”
艾罗早就是和服宽不臣之心,为邓昌成惋惜,邓川无主。整个苍山洱海被和服宽之众搅的人心惶惶。非常之时,应用非常手段,否则,波澜害民,这害群之马不除,怎能长治久安?自己避嫌,自己想这孙儿丘北也为避嫌,实在没有必要,漾濞宗族要想站稳脚跟,还是要在大理有一席之地,这邓昌成就是自己的前车之鉴。
艾罗知道丘北志不在大理,而在大理之外,有鸿浩之志。天下之大,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丘北不只为大理,为白文武,也是为天下,为火龙果大王,御民附众,恩威化外之民,此事必须要有人做,并且刻不容缓。一盘散沙,没有管理,没有统一的自由,多都内耗殆尽。只有天下一统,万众一心,才能办大事,这件事丘北是为不二人选。
大局已定,和服宽鼓动寥寥数众,冒大不韪,跳梁小丑,势必被唾弃,被钉在耻辱柱上,贻笑万年。
丘北走出苍山洱海,翻越横断山脉,上青藏高原,北翻越昆仑到瀚海,南走羊卓雍措,脚踏喜马拉雅山脉,再向西北走天山,越过帕米尔,绕过黑海到陆地的尽头,当然这是后话。
现在艾罗不但不反对,还坚决的支持,这点就连白文武也没有看懂,但感觉却和艾罗的看法一致。
突觉和白文武携手走进晴朗山庄,良永带龙卫隐藏城外,以防不测,任何时候都做好万全之策。
艾罗出正殿正堂,恭候迎接白文武和突觉君臣二人,三人前后进入正堂。
突觉和艾罗请白文武大王上座,三人分既分君臣,又有宾主。艾扎坐下说:“大王亲临漾濞,想必有要事相商?”
白文武和突觉对视了一下,突觉点头会意,白文武说:“有三事和您相商。其一是和服宽之众的处置。二是宗族重新划分,改十宗族为六宗族;第三是庠序之策;第四就是支持丘北所为。”
艾罗看看突觉,突觉看看两个人,把目光落在艾罗身上,说:“另外,我个人的意见,把艾罗大人请回大理为宰辅,我为副。银玉为统领大元帅,总领三军。”
白文武一下子站起来,着急的说:“先前不是说好的,我们之间最为重要的是信任和团结,和服宽造谣生事,其目的就是制造我们之间的矛盾。”
艾罗知道突觉此话何意,也接话说:“大王说的没错,如果没有信任和团结,苍山洱海就拱手相让了,这和服宽无德无才,如果让他们得逞,又回到瘟疫之时。你为宰相辅佐大王,如果需要我,我随时出山,只不过我老朽了,宰辅就算了,我和你们一起回去,在大理坐镇定心。”
白文武也说:“此事不可再提,也不可再议。我和突觉来时已商定,出兵镇压和服宽,全歼其众,合并宗族,大势所趋,民心所望。”
艾罗说:“我同意,必须非常手段,如其德才兼备也就算了,给他一个宗族斗殴可以,但你看这些人,小人行径,狼子野心,完全是想要毁了苍山洱海,必须严惩不贷。”
白文武又说了给丘北兵马,封为镇远将军,并呈报攀城火龙果将军。
最后商议,平息和服宽叛乱,由李银玉和王增各带万人,李银玉从大李成向下关方向,王增向王邓川方向。两队人马三天后,同时行动,相向而行,合围全歼和服宽贼众,执迷不悟,抗争到底的杀无赦。
艾罗出现了大理城中,军民心安归心。大理城金汤固垒,和服宽撮之众,望城兴叹,并且大多数民众并非自愿跟随。没有看到大理内斗,就纷纷归家。和服宽好不容易发动起来的千万民众却瞬间就销声匿迹,他们终究成了孤家寡人。
李银玉和王增悄然布防,重拳出击之时也把封丘北的诏令下达了漾濞,也派遣了信使寻找丘北,只等丘北归来挑选兵马再出发。
经过十日日夜奋战,肃清了和服宽反动之众,和服宽畏罪自杀,
梁彬联合冯尔圭杀了段勇和朱邕德之后,又杀了冯尔奎,并声称自己被和服宽蛊惑,同时被和服宽联合冯尔圭、段勇和朱邕德三人所逼迫不得已而为之。
梁彬向王增投降,但不止民众,就连梁彬自己的兵士和家丁都揭发其造谣惑众,并且也在其家中搜出他和和服宽之间往来书信。而在和服宽府邸搜到的信函,更是多达数百件,写给其他九个宗族的都有,其中就有艾罗和邓昌成痛斥其狼子野心,规劝你悬崖勒马的信件。更多的是梁彬之众纵横苍山洱海的阴谋,信中两人相约偷袭大理,杀白文武和突觉,夺去兵权,统一苍山洱海,事实面前,梁彬哑口无言,值得认罪伏法,等待着祭坛接受民众审判。
为其三个月的动荡以其发动者和追随者灭亡,而平息。同时也为邓昌成报了仇。
苍山洱海重新回归了平静,取消了鼓山、银桥,蛇山,石门和洪门族激起地域的划分。保留邓川宗族,因邓昌成数子年幼,白文武接到大理城,后宫养育,都读书学习,教养成人。
苍山洱海,一衣带水,林海相依,风光无限,旖旎婉转,相爱流长。万象一新的苍山洱海,这里夏天,晴日里,骄阳似火,炎热难耐。但气候怪异,一雨成秋,一雨成冬。晴日里好烈日炎炎,风雨里清凉如水。
苍山洱海终于绽放自己的魅力了,最饱满的热情,花枝招展而来,面如桃花,情窦初开。
长久封闭的开放,这是压抑后的释放和彰显,满满的精气神。
山歌悠扬,呼朋引伴,欢声笑语,好一处人与自然和谐风光。
平定和服宽叛乱是继续消除瘟疫,光复大理的幸福和欢乐。这是沉睡亿万年的土地,生命山水,血脉相传。一群热血青年给予山河生命和活力。
民众汇集于祭坛,上上下下,欢声笑语,自发的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正午,日晷重合子午线,九十九级台阶之顶,数百米平台,正中十高,长九米,宽三米见方硕大苍山玉鼎,玉龙两耳,四面龙纹兽首,四周八十个小三倍的同样的玉鼎围三面。
鼎香烟袅袅,升腾幻化,云蒸霞蔚,仰望苍山,俯视洱海,一望千里,波澜壮阔。
白文武、突觉、艾罗、李银玉、王增和口袋等都出现了祭坛之上,天坛之前,巨鼎之下,新任命的六个宗族长整整齐齐分立两边。
白文武依然要把王位让给突觉,他对突觉说:“统御的理念和思想,我不如你,我甘愿拱手相让。”
突觉说:“我们不能喧宾夺主,你永远是这里的主人,实不相瞒,滇海长期内战,民不聊生。现在掌握滇海命运的权贵,没有一个真正为滇海民众着想的人。无奈,真正为民之主在流浪,恶魔在庙堂。这里不是滇海,你有一颗为民之心,我会辅佐你实现为民之策,让民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当然我也会借助于这里的军队,跟随火龙果将军,实现光复滇海的梦想。”
白文武说:“这里的军民能体到是你带来的兴国安邦之策,兴家利民,民为贵,君为轻,施仁政,遵从礼仪,方能长治久安。只要火龙果大王一声令下,苍山洱海归附其御。”
良永和丘宇辰,押送梁彬登坛示众,接受审判。
突觉对梁彬说:“上一次在这里,是审判白文琪,前车之鉴,你这么快就忘记了吗?”
梁彬垂头丧气,翻着白眼,胆战心惊,一言不发。
李银玉对着梁彬大声道:“白文琪余孽不除,苍山洱海不清。不是不能动你,也不是不敢动你,而是给你机会,让你们统领宗族,不是让你们为虎作伥,而是让你们造福于民,蠢蠢欲动,不知悔改。与民同乐,共享复兴不好吗?”
白文武看梁彬脸色蜡黄,并且也认罪悔罪,本想留其一条性命,让其苟活。
艾罗说出了突觉想说的话:“慈不带兵,善不统御,罪不可赦。”
白文武高声道:“觊觎之心,害群之马,祸国殃民者,杀无赦!”他一摆手,过来四个彪形侍卫,把梁彬押下祭坛,在横铁钟磬旁,捆绑于日坛和月坛中间的望天石柱上,每人用四根锁链穿过琵琶骨捆锁起来,对梁彬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广场人群沸腾,高呼:“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李银玉高声宣布:“白文琪余孽,梁彬,妖言惑众,为虎作伥,罪大恶极,屡教不改,与民为敌,荼毒生灵,罪不可赦;和服宽畏罪自杀。冯尔圭、段勇和朱邕德三人执迷不悟,兴风作浪,身死谢罪。其他人等悬崖勒马,既往不咎,以观后效,如其痴心妄想,觊觎不死,此等就是下场。”
突觉一声令下:“行刑!”
刽子手,手起刀落,梁彬人头落地。
人群安静下来。听白文武颁布新政:“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和睦相处...”他宣读了六个宗族的统领和地域的划分,同时宣布大兴庠序之教,鼓励农耕,兴盛百业之法。这些政策全部都是火龙果的政令,在这里全部是实施,造福百姓,奠基千秋万代基业。
千总以上人员的任命书张贴于王城及各个宗族村落,布告天下,告示写道:“民选之官,择优续用,三年一考核,不合格者免职,能者上,优者胜,民为贵,官为轻,实施全民监督。”。
突觉任命征龙兼任民部郎令,归丘北领导,但负责苍山洱海巡御,足迹遍布方圆千里,统民编户,丈量土地,勘界标识,绘制版图。
余隆平水军统领兼为大良造,负责建造船只训练水兵。覃旺为药典御归属于民部,负责发展和制造药物。邓海涛为织造统领,发展纺织。王增兼管工商,直接为丘北万里之行做后盾保障。
突觉推荐艾罗为民部郎,但艾罗以年老体弱,力不从心推辞。又推荐李银玉为民部郎,李银玉说:“我只会带兵,这百业之首,需要心思缜密,有耐心者为止。”
突觉想到其父亲李建才,就和白文武商议,直接任命李建才为民部郎,无奈,李建才只得把自己的生意和家财捐于大理城,上任民部郎,统御百业。
民心向背,昭然若是、万众归心,民望所期,信心百倍。额手相庆,摆手叫绝,吏治政清,苍山洱海风平浪静。
丘北辞去大理领军,接受镇远之封。带来五千精兵,分三路,中路丘北带灵动为千总,领两千人,沿昆仑西进;苍坡为左路统两千人翻越喜马拉雅;祥云为右路领一千人,越过祁连山,在瀚海曾与都成的成方商队相遇。
丘北之众,或军或民装扮,或骑或步,涉足千万里,安民慰疾,带去火龙果御民之策,少有刀枪,多宣仁政礼仪,交流文化、互通有无。开通新路,商贾往来,民多亲和融通,为天下一统,奠基夯石。
苍山洱海庠序之兴盛,随处都有朗朗书声,培养进入了长期和平稳定期,经济政治进入高速发展,丰衣足食,春播秋收,夏长冬藏,繁衍生息,人口急剧增长,很快成为了富庶之地,安居乐业,欣欣向荣。为滇海积蓄着力量,军事力量和造船业都极速发展和壮大。
白文武派遣口袋为信使,上表归附于火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