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不公平
在天庭的玉皇大帝通过昊天镜看到了这一幕,脸色阴沉如水,他一掌拍在桌上,声音低沉而愤怒:“这擂台裁判,真是胆大包天,居然如此偏颇!”
太白金星看到玉皇大帝的怒火,赶忙上前劝道:“陛下息怒,凡间擂台的规则虽有不公,但我们暂时观望一阵。擂台上的较量不过是小事,我们不必因此动怒。”
玉皇大帝稍稍平息了一下怒火,但眼中依然充满了不满:“朕只是看不过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华夏的神明为天地正义而战,岂能被如此对待?”
“陛下英明,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冷静应对。”
太白金星温和地说道,“张凌和他的神明们会找到应对之策,或许这是他们成长的一次契机。”
张凌离开神话擂台,心情愤懑。他回到华夏的阵营,济三肖和黄文忠见状,纷纷上前劝慰。
“张凌,别太在意,毕竟神话擂台针咱们华夏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济三肖拍了拍张凌的肩膀,“他们就是嫉妒我们的实力。”
黄文忠也安慰道:“对啊,张凌。咱们的实力摆在那里,不怕他们打压。只要我们保持住,迟早会让他们无话可说。”
张凌点了点头,但心中的愤怒仍未消散。他知道,华夏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次的遭遇让他更加坚定了要证明自己的决心。
回到别墅,朱小宝正在书房里等待着张凌。看到张凌进来,他立刻迎上前:“张凌,别生气了,我已经分析了一下神话擂台的情况。”
张凌坐下来,皱着眉头问道:“小宝,为什么神话擂台会这么偏颇其他国家,打压我们华夏?”
朱小宝推了推眼镜,沉声说道:“我仔细想了一下,神话擂台之所以打压我们,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神明太强了。你看,无天、祝融和伏羲都是红色神明,他们的实力远超其他国家的神明。”
张凌点了点头:“确实,但是......”
朱小宝继续说道:“他们可能担心如果我们华夏的神明太强,会打破擂台的平衡。所以他们采取了打压的措施,让我们无法充分发挥实力。神话擂台也有自己的底线,绝不会越过那个底线的。”
“但这也太不公平了。”张凌愤愤不平地说,“我们凭借的是实力,凭什么要被他们这样对待?”
“张凌,你要明白,神话擂台也有自己的规则和底线。”朱小宝平静地解释,“我们可以选择一批紫色甚至金色的神明,但是从属于战斗性强的神明来对抗。这样既可以获得最大的奖励,也可能会获得神明钥匙。”
张凌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你说得对,小宝。我们不需要依赖红色神明,紫色和金色的神明同样可以让我们获得胜利。”
“对。”朱小宝点头,“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战斗性强的神明,这样既能展示我们的实力,又不会引起擂台的打压。”
“那我们该选择哪些神明呢?”张凌问道。
朱小宝拿出一本记录神明的册子,翻开一页:“我已经筛选了一些适合我们的神明。比如四大天王,佛教十八罗汉等,他们虽然是紫色或金色,但战斗力丝毫不逊色于红色神明。”
张凌点了点头:“是吗,……他们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是的。”朱小宝继续说道,“而且这些神明在战斗中有很强的配合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战术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实力。”
赛后,樱花国依旧大肆谴责华夏国破坏了樱花国的灵脉,其他一些国家也纷纷加入谴责的行列,日不落国、美丽国、白兰国等国家公开支持樱花国的指控,认为华夏国的行为违反了国际规则,要求严惩。
网络上,网友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华夏国这次真的太过分了,破坏了樱花国的灵脉,应该受到惩罚!”——来自美丽国网友。
“没错,华夏国必须付出代价!”——来自日不落国网友。
然而,大熊国、巴坦国等国家却选择支持华夏国,纷纷发声为华夏国辩护:
“华夏国的行动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能被这样指责!”——来自大熊国网友。
“我们支持华夏国,他们的实力和智慧值得尊敬!”——来自巴坦国网友。
面对国际上的压力,华夏国并未退缩,而是积极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神话擂台第二次比赛。
时间飞逝,神话擂台第二次开战的日子终于到来。擂台上,裁判宣布了新的比赛规则:阵营赛。
每个阵营的召唤师只允许一人参加,然后召唤一名神明进行混合对战。这一规则引起了各国召唤师们的极大关注和讨论。
张凌站在华夏国的阵营中,神色坚定。
他知道,这一次的比赛将会更加激烈和复杂,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去应对一切挑战。
“张凌,这次的规则有点棘手啊,每个阵营只能派出一名召唤师,压力很大啊。”朱小宝皱着眉头说道。
张凌点了点头,“是啊,但我们必须迎难而上。这是我们展示实力的好机会。”
“不是,你这边有祝融、伏羲前辈,还有无天等人帮忙,自然是不愁的,可是你的盟友......”朱小宝有些担心,他对于其他国家的神话不了解。
“放心吧,实在不行的话我就想想能不能,我一个人全掀了他们。”
在知道神话擂台偏颇之后,张凌也想同了,大不了就是干,反正神明钥匙要赢下来才能得到。
神话擂台不给我奖励,你们也别想拿!
这饭吃不了!就不吃了!
济三肖也走了过来,拍了拍张凌的肩膀,“张凌,这次的比赛就交给你了。我们都相信你。”
“放心,绝不辜负这份责任!”
比赛的时间终于到了,神话擂台又一次拉开了帷幕,众人来到了阔别已久又熟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