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滇海传奇

一百二十章千叟之宴宴千叟明王圣主有千秋

第一百二十章千叟之宴宴千叟明王圣主有千秋

珍馐佳肴配美酒,婚媾姻缘续长存。

人世散布有庸聪,大浪淘沙不为金。

百花谷有十座搭建的新人帐篷,在花丛秋实之间,新人可以在这里逗留十天。但每个人下了凤鸣山都直接奔赴家园秋后无实,但土地深翻细耕,为来年积蓄力量,都城兴,主要在于土地的收获,这是基础,民以食为天,有粮心安。

东哥送妻子入龙泉,没有停留就进入金堂,他对成嬴说:“现在的金堂人口已经登记完报给帝皇,接下来要动员百姓出城分领土地,开荒耕耘,种丧养蚕,兴百工,富百业。人勤地才丰产。”

新婚连洞房都没有入,成嬴自然不高兴,但有大家才有小家,这个道理她不是不懂,故作轻松的说:“夫君大局为重,百姓嗷嗷待哺,安民固邦,家兴事顺。”

东哥很内疚的说:“半个月,给我半个月,我亲自来接夫人。”

成昆把新婿和儿子成方一起送走,这女儿还是妹妹,这成方的婚事倒成了父亲的心事,但成昆没有表露出来,只叮嘱说:“这你是家,累了就回来。”

都城新法令颁布,观望的百姓知道了法令,又看原来害民伤众的古塔,当众绞首。都城划分为九州十六县,乡镇村寨地头蛇没有收敛的都绳之以法,真是应了那句“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都城千里,安民为耕,接着就是分田地,分种量,宫廷的巡查御监几乎和上任的官员同时到达属地,测量土地,统计人丁,鼓励垦荒,发展兴修水利,疏通水道,开掘运河。

火龙果令赵凡存把赵家山叫到面前,对他说:“赵家山百花谷,民风淳朴,和睦友善,护驾有功,置办千叟宴,我也想听听老人对于新都城的看法和厚望,以你如何?”

赵凡存跪地呼:“万岁心念苍生,您要不来,这赵家山,整个彭山,又有何异?您带领春风雨露,滋润生灵,恳荒耕耘,只这一年半载,就足食丰衣,我等感恩戴德,鞠躬尽瘁,不能奉表一二。”

赵凡存流泪哽咽继续说:“心不甘,万岁移驾,不能天天目睹龙颜,我等树碑立祠,天天祭拜,年年供奉,我主万寿无疆。”

火龙果摆摆手说:“言重了,起来坐下说话。”

赵凡存谢恩,欠身坐在火龙果对面。

火龙果说:“只这赵家山,就有三千青年从戎入伍。有多女子羡慕军武戎装,谈情交好,男婚女嫁这是好事情,我们都成人之美,又不为非作歹,也非坑蒙拐骗,何必偷偷摸摸,婚姻自由,以后不但军民融合,都城和千万里之外的异域邦国都要交流融合,这婚配嫁取是其中谊事。现在你拟出名单,大摆宴席,家有一老,族有一宝,任何人都会有老的这一天,尊老爱幼,传承美德,这里又是都城寿星之地,我要听听他们的唠叨。”

赵凡存感激零涕,拿出一份病单呈给火龙果。令火龙果震撼,耄耋之年以上就有六十人,百岁以上老人三十二人。

火龙果说:“正好新人之帐篷改造成宴棚,这秋高气爽,省会正当时。定在九月九日,还有月余。”传令吩咐下去准备。

赵凡存说:“百人之宴足矣,很多老人行动不便。万岁日理万机,怎么为此废寝忘食?”

“此言差矣!入驻百花谷,军队虽然开荒种地,但乡亲们奉衣送食,送子为兵,送女纺纱,年老体弱者捡柴后勤,护卫之功犹如天地,没齿难忘。”

赵凡存从来没见过圣王言而无信,就说:“这果树肉类,都由我们赵家山供给,万岁只吩咐就是了。”

“艾,我们宴请,当然不能废民众之一物,不过你们闲空时间倒是可以来做些杂事,和以前一样都折成物什,以赈代工,补贴用度,免失众望。”

赵凡存知道圣主体恤民情,心系终生,多说无疑,先把活做了,到时不接受恩赐就是了。

荧惑犯南斗,戊午夜,白雾起西北声如雷果洛地震,七日后成方表书送到百花谷,书中道:“苍茫草原,四季白雪皑皑,少有人烟,地动山摇,少有人畜伤亡。”

翌日,松潘刘争会也进表果洛地动详情,和刘成书信无二。

德阳大风拔木折屋,大风过后,蝗虫肆虐,秋食尽毁,火龙果颁旨:“民力凋敝,蠲免两岁,减兵马之官职之粮,补给不足之民,军屯自给。官府不得与民争食夺利。增派成方军力,用都城盐铁籴粜异域谷物,互市良马运送都成,以解困境。”

月余,编户尽归,军民垦田日增,种植蔬菜以继口食果腹,用勤恤之怀,救茕嫠之蔽。火龙果加派巡查督促,两岁之内以增产种植为主,储粮养民,奠基垒石。

保占在龙泉古城以南二十里,背靠龙泉山,建屋造宇,宫室基石立木,草为顶,圣主移宫定都于此。多备柴草过冬之备。

丰稔之年,再起永固宫城殿堂,都城正安,民心少聚,万不可劳民伤财,丧众失心,安民之后,饱众之后,切不可贪图享受。

保占亲临督战,长绍亲为监造,五千人营造圣王宫殿,说是宫殿,只不过仿造百花谷的营帐而已。

成昆被邀请百花谷赴千叟宴,还差五岁满六十的成昆受宠若惊,从圣王新都过,南背龙泉山,为现在临时宫殿集中之地;北临天鹅湖,连接青龙湖;西以黄龙溪为界,隔江与凤鸣山相望;东临龙泉古城,东西长十里,南北宽五里。

还没有一点城市的影子,能工巧匠依山旁水的地形绘图,被保占讲述的头头是道,仿佛看到了一座百仞巍峨,固若金汤,宫殿林立,斗拱挑檐,金碧辉煌的圣殿。

成昆与保占沿着龙泉山,过岷江,到百花谷,两人一路同行,成昆说的最多的还是请明王圣主到龙泉古城,哪怕作为行宫,做权宜之计也好。这新都城纸张上也只是线条,一点影子都没有,并且秋风萧瑟,冬天的都城阴冷潮湿,三个月的漫长冬季,草木枯黄,田陌凄凉,如若赶上大雪,漫天鹅毛,封山迷路,寸步难行,风冷气寒,霜雪冰凌,酷寒难耐。

保占说:“我王圣主,模范师表。自滇海一路而来,怎么的苦没有吃过,风餐露宿,冰霜雪雨,最怕的是前途渺茫,恍若隔世。现如今,都城千里,民进心安,等待的是时间,再过两岁,两个丰收年,都城的样子现在难以想象,但可以肯定的说日新月异,改天换地,到那时财力雄厚,别说这新都城的宫殿,即使建造滇海抚仙王城,也不会伤民害财,农闲时节,以工代赈,民工蜂拥而至。”

大王也亲自给您说过,他是不会去的,这是新都城的第一个冬季,民贫多饥,与民同甘共苦,方能聚心鼓劲,过去这个冬天,春天将充满崭新的希望。

千叟宴,实为三百人,赵凡存之众称其为千叟宴,鳏寡老弱不能成行者,赵凡存着火龙果之命送去米面松糕做的寿桃及衣物能维生计之资。

史前太阳历九万九千一百三十二年九月九日,春华秋实,只有少数的冬菊绽放,百草结仔,延续繁衍,自然而成。

一切准备就绪,三十桌,每桌十人,宫廷亲卫,仆从兵众,齐上阵,宴席棚帐背后,架起来十口大锅,灶膛内烈焰熊熊,热气升腾,烟气缭绕,香味扑鼻。十个大厨,大显身手,各显其能。

炒、蒸、煎、扒、炸、炒、熘、炖各种烹饪。御膳总管张可珪指挥着,张罗着。

林中采摘,山中找寻,江河捕捞,田陌种植,人培植养育。山珍水味,无奇不有,

鸡鸭鱼鹅,猪兔羊牛,有野外猎取,有饲养而成,烧烤、火锅、涮涮锅一应俱全。每桌先上长寿面。晕菜有红烧鲤鱼、红烧肘子、宫保野兔,红烧牛肉,烧白、千张肉、芋头夹肉、粉蒸肉、辣子鸡、糖醋排骨、烤鸭,板栗烧馔鹅,糖醋鲟鱼;素菜有清蒸拉丝山药、龙须拌黄瓜、核桃黑木耳、黄焖水芹菜、素炒莲花白;点心有长春卷、菊花佛手酥、千层红枣蒸糕、玫瑰鲜花饼,五谷丰登八宝年糕。

荤素搭配,食材都是自力更生,菜肴也是张可珪带领王廷御厨,一路而来,寻腊甸,找攀城,在这赵家山得民家真传,其实就是家常菜,只是民多贫瘠,难有佳肴。

正如这烧白,都城名吃,苦于贫穷人家,一家吃不上几次肉,万岁山南五十里,盘龙山下东坡一家耿姓人家。

现年九十九岁的耿卫斌,传承了千年的烧白粉蒸肉,铭扬岷江,是为天下一绝。传言,千年前成志天登临凤鸣山,这耿卫斌之祖耿槖自荐为都城王成志天和凤凰先祖做烧白和粉蒸肉,后来成志天要带耿槖去龙泉,因姳凤未去。他也决绝,这饕鬄盛宴自此就封闭于百花谷。

赵凡存见张可珪为改善大王食欲一筹莫展,就把耿卫斌告知了张可珪。

一是耿卫斌遵循传内不传外,立志不为恶人为操刀烹饪。这世道混浊,人生蹉跎,天不怜悯,生而忧患,能吃上一次肉就是奢侈至极,想必是吃人肉和人血的古塔之徒,不知何人告密,断子绝孙之辈。

近百岁的耿卫斌封刀有四十年,本以为把此绝技带入泥土,不曾想有可能晚节不保,这老爷子要自杀保节。

张可珪三顾其宅都没有见耿卫斌开口,最后赵凡存把其孙子耿奉忠、耿卫忠、耿是祖带入火龙果军营从戎习武,其儿媳和孙女、孙媳都进王廷宫围咋勤,回来鼓励开荒种地,养殖纺织,众人告知祖爷说:“这火龙果大王一心为民,赵家山光复千年之盛,有过之而无不及,来我们家数次的张老爹就是大王的御厨,大王日理万机,日夜操劳,他想办法增进大王食欲,康养身体,如果他们真是坏人,不早就捆绑了你去了?”

“就是杀了我,又能如何?九十八岁无非一死,又有何惧?”

火龙果听闻耿斌忠烈,倒是好奇,其子孙并未从其业,生疏其技,想来这千年味觉倒也符合以后的盛世乾坤,就令赵凡存和张可珪轿子抬到百花谷。

百闻不如一见,火龙果大王恩御黎民苍山感动了耿卫斌,把绝技交给了张可珪和年轻所好者,并把秘方一并授予。

只可惜,耿卫斌老人在千叟宴邀请函送达其家前一天,作古了。

席间火龙果指着桌子上的烧白和粉蒸肉,对众人说:“这得耿翁真传,珍馐爨撰,我等口福。耿卫斌骨头硬,宁死不屈权贵,忠贞无二,我等楷模。”

对面一百零九岁的于均明说:“这家伙驴脾气,我认识他,几十年没做了!好吃!自己都吃不到,还是不因为穷!想着圣主帝皇统御都城,能多活几年,这人呐还是命。”他摇头欷歔,老泪纵横,

旁边的刘楷吉扯扯他的衣袖,低声说:“咱不是活了吗?还吃上了这圣主的千叟宴,再是何憾?这辈子值啦。不是还有我们的子孙,圣主盛年,用不了几年,他们安享太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何况后辈知恩图报,砥砺而为。”

火龙果说:“赵家山,百花谷寿星云集,先祖荫富,水土营运,生命不息。天地万物,不增不减,不生不熄,周而复始,循环隐现,如春夏秋天四季更替,如风雨雷霆阳光雨露,也如这土地生长,人畜所食,熄灭入土,万物复苏。在这生生不息轮回之中,创新创造人所用之物。”

一百一十九岁的章天贵点头说:“圣主高深莫测,我这越活才越清楚,您的话明白的人越多,这人世间越幸福,不过如老朽一样,迟早会明白,早晚而已。”

火龙果知道要让最普通的人能听得懂才是其目的,他一直提醒自己。不过这些老人真是明白人生,其实最简单的才最有用。

章天贵继续说:“老朽向圣主提个意见,不知当讲不当讲,要恕老奴无罪。”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